当前位置:首页 > 访谈 > 末言家痛批为何比特币的日预如今了币曾经自己发起

末言家痛批为何比特币的日预如今了币曾经自己发起

2025-10-01 20:58:50 [专栏] 来源:链投快讯

金融圈有个有趣的现象:最坚定的反对者往往最终会变成最积极的参与者。著名经济学家努里尔·鲁比尼的转变就是最好的例证。这位以"末日博士"著称的经济学家,多年来对加密货币的批评简直可以用"毒舌"来形容——他不仅把加密货币比作"人类史上最大的骗局",还在今年年初预言"币圈的末日就要来了"。可现在呢?他旗下的阿特拉斯资本公司正忙着推出自己的稳定币。

从批评者到实践者的华丽转身

10月底,阿特拉斯资本放出消息,他们即将推出Atlas Climate Token。这个项目很有意思,它试图把区块链技术和传统稳健资产捆绑在一起——包括抗通胀的房地产信托基金、政府债券、黄金等大宗商品。说白了,这就像是给加密货币穿上了防弹衣。

说实话,这个思路倒很符合鲁比尼一贯的悲观风格。记得去年他在多个场合警告说,美国经济正走向通胀失控的深渊,再加上地缘政治冲突、疫情反复和气候变化,投资者必须找到能对冲这些风险的投资标的。现在看,他的稳定币项目不就是在践行自己的投资理念吗?

数字资产与传统投资的"混血儿"

阿特拉斯资本对自己的投资组合信心满满。他们声称在过去51年中,有48年都实现了盈利,年均回报率达到8.2%。更夸张的是,他们说过去30年投资组合价值翻了四倍,而同期美元的实际购买力缩水了一半以上。

这个稳定币项目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试图弥合两个世界的鸿沟:一边是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,另一边是新兴的数字资产领域。就像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装进了数字钱包里,这种尝试本身就很有创意。

为什么"末日博士"会改变主意?

说实话,看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:鲁比尼博士是不是被盗号了?要知道就在不久前,他还把整个加密货币行业骂得狗血淋头。但仔细想想,这种转变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深层的趋势——连最顽固的批评者都开始认可区块链技术的价值了。

鲁比尼的案例让我想起马克·吐温那句名言:"历史不会重演,但总会惊人地相似。"这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时期,那些最激烈的批评者最后往往成了最成功的互联网投资人。看来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中,保持开放的心态比固守立场更重要。

当然,这个转变肯定会让不少人觉得讽刺。毕竟鲁比尼以"永恒的空头"著称,是少数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。现在他自己跳进币圈这个"大赌场",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他"末日预言家"的人设。但换个角度看,也许这正是他投资智慧的体现——当所有人都以为你要往东的时候,你偏偏往西走。

明年第一季度,他们还要推出相关的ETF产品。不得不说,这位"末日博士"的转身真是够华丽的。不知道那些曾经被他骂得抬不起头的加密货币爱好者,现在是不是在偷偷地笑呢?

(责任编辑:合约)

推荐文章
  • 加密市场或重演2019年牛市前兆?资深交易员独家解读

    加密市场或重演2019年牛市前兆?资深交易员独家解读 最近圈内传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,就是知名加密货币分析师"The Flow Horse"(圈内人称Cantering Clark)的一番预测。这位拥有18万粉丝的大V放话:今年加密市场可能会迎来2019年式的大行情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个牛熊周期的老韭菜,我觉得这个判断确实值得玩味。历史会重演?2019年的启示记得2019年那个特殊时期吗?当时市场刚从2018年的寒冬中缓过劲来,DeFi项目开始崭露头角。... ...[详细]
  • 谁说茶叶和艺术品不能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角?

    谁说茶叶和艺术品不能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角? 最近《证券时报》那篇关于非金融RWA的报道真是让人眼前一亮。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"非金融RWA"这个概念时,脑子里浮现的是那些在传统金融体系外"野蛮生长"的宝贝们——那些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却被主流金融机构忽视的文化瑰宝。一场静悄悄的关系革命记得去年我在云南旅行时,遇到一位经营古树茶的老师傅。他抱怨说自己的百年古茶树明明价值连城,却很难获得银行贷款。这不就是典型的非金融RWA困境吗?传统金融体系对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创始人抛售引担忧 市场寒冬何时休?

    以太坊创始人抛售引担忧 市场寒冬何时休? 最近在加密圈里,Vitalik Buterin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。这位以太坊的灵魂人物最近又有了新动作——往Coinbase存入了400个ETH,折合约63.2万美元。说实话,这在V神的资产里可能只是小钱,但在这个节骨眼上,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人浮想联翩。我观察市场这么多年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每当大额资金转入交易所,十有八九都是要变现的信号。就像去年某基金大佬在推特上说自己"只是想把资产... ...[详细]
  • 医生戴上透视眼镜做手术?国内首例元宇宙辅助皮瓣移植术成功

    医生戴上透视眼镜做手术?国内首例元宇宙辅助皮瓣移植术成功 这可能是近年来最让人惊叹的医疗创新之一。上周,58岁的舌癌患者李先生在手术台上见证了一场科技与医学的完美融合。主刀医生戴着特殊的"透视眼镜",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一样,清晰地看到了患者皮肤下血管的走向。这可不是特效,而是真实发生的全国首例"元宇宙"可视化皮瓣移植术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案例时,也被深深震撼到了。范松主任的手术团队面临的是一个相当棘手的病例 - 患者股前外侧皮瓣的血管存在变异性,... ...[详细]
  • LayerZero全链互操作实战:手把手教你如何参与5000美金空投

    LayerZero全链互操作实战:手把手教你如何参与5000美金空投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LayerZero这个全链互操作协议确实有点东西。它就像是区块链世界里的"顺丰快递",专门负责在不同公链之间安全可靠地传递信息。今天我就把自己实操过的空投攻略详细分享给大家。第一步:入门任务首先得去Layer3平台完成LayerZero的入门任务,这个相当于"新手村"。链接就在那摆着,点进去跟着步骤走就行。我建议把每个步骤都截图保存,万一遇到问题也好... ...[详细]
  • 揭秘金融市场的双面舞者:OTC与交易所交易的生存法则

    揭秘金融市场的双面舞者:OTC与交易所交易的生存法则 每当谈起金融市场交易,我脑海里总会浮现一个有趣的画面 - 就像是选择在米其林三星餐厅用餐还是在私房菜馆开小灶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交易方式,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的"阴阳两极"。交易场所:规整大厅 VS 隐秘沙龙记得我第一次走进证券交易所时的震撼,巨大的电子屏闪烁着数字,穿红马甲的交易员们忙得不可开交。这种集中化的交易场所就像是金融世界的"中央车站",上证所、纽交所这些名字本身就代表着权威与规范。而OTC... ...[详细]
  • 巨头之争:Gemini能否打破GPT的魔咒?

    巨头之争:Gemini能否打破GPT的魔咒? 说实话,每次看到Google在AI领域放出大招,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绪暗流。这家科技巨头就像个憋着一股劲的拳击手,在AI竞技场里与OpenAI上演着一场精彩的攻防战。还记得今年5月Google I/O上PaLM系列的亮相吗?那简直就是对当时风光无限的GPT-4的一记重拳。现在Google又冷不丁抛出了Gemini系列,包含从Nano到Ultra三个版本。官方数据确实很漂亮:在32项主流基准测试... ...[详细]
  • 市场大跌狂欢:一位老交易员的实盘分享

    市场大跌狂欢:一位老交易员的实盘分享 嘿,朋友们!今天真是让人兴奋的一天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波行情简直太漂亮了。还记得上周我跟几个朋友在茶馆聊天时说的话吗?当时我就提醒大家要小心市场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调。事实证明,市场再次给了我们绝佳的做空机会。说真的,这波操作我自己都忍不住要给自己点个赞。比特币的空单止盈550个点,以太坊也稳稳地吃到了36个点。换算成美金的话,这波盈利差不多有1万刀左右。要知道,这可不是什... ...[详细]
  • 稳定币如何在亚洲金融市场开疆拓土?香港峰会大咖这样说

    稳定币如何在亚洲金融市场开疆拓土?香港峰会大咖这样说 8月的香港依旧炎热,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Bitcoin Asia峰会上关于稳定币的头脑风暴。Waterdrip Capital合伙人Vincent Ge、Hayek Technology联合创始人Jeff Wen等业界大咖围坐一堂,把稳定币这个看似冰冷的金融工具聊出了温度。说实话,现在市场上稳定币的种类比奶茶店的新品还要五花八门。Phyrex Ni这位宏观分析师就给我们做了个生动分类:有像USDC这... ...[详细]
  • 从华尔街到币圈:10月31日比特币和以太坊实战行情解析

    从华尔街到币圈:10月31日比特币和以太坊实战行情解析 说实话,在投资这条路上,我见过太多人起起落落。就像我常跟学员们说的,找到靠谱的领路人、掌握正确的方法比盲目操作重要一百倍。投资嘛,从来都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游戏,关键是如何在这个游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以太坊:多空拉锯战中的微妙平衡记得昨天在给VIP学员做直播时,我特别提到1800这个关键点位。果然,以太坊在回踩80附近后就开始企稳,夜间行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,最高摸到了1830附近。说实话,这... ...[详细]